大暑在农历六月中,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历书》中记载:“大暑,斯时天气热于小暑,故名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大暑的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形象的记录了大暑时节的气候特点,大暑第一候时萤火虫卵化而出;第二候时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可以看出大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是炎热和潮湿,且要向秋天过渡,正好符合物极必反的规律。
进入大暑之后高温潮湿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人们为了对抗炎热,进食大量的冷饮、冷食,把空调开足马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出现胃肠道症状及感冒症状的人反倒增多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安然度过大暑呢?实际在《内经?上古天真论篇》讲的很清楚:“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所谓养生,就是起居有度,饮食有节,仅此而已。以下几点温馨提示,供大家参考。
一、防暑不贪凉
大暑时节在光照强烈、气温炎热,要避免在太阳直射的时候长时间的户外活动,防止热射病的发生。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明显低于户外气温的空调房内,并且要避免空调和风扇直吹身体;另外要避免的是冲冷水澡和进食大量的冷饮,防止寒邪直中,出现感冒及胃肠道病变的情况。还要注意的是大暑时节降雨量较大,空气中湿度较大,户外的地面或者露天的公用座椅往往潮气较大,外出活动时一定要避免直接坐在地上或者露天的公用座椅上,防止湿邪的入侵。再者天气炎热造成机体水分丢失严重,正确的补水方式时少量、频繁摄入常温或温热的饮品,而不是大量饮用冰镇的饮料,因为低温的饮品会使血管收缩不利于体内热量的挥发,另外寒冷刺激会造成胃肠道的痉挛甚至会引起腹痛、腹泻。
二、祛湿不贪苦
大暑时节暑湿主之,这个时期我们总是觉得身体比较沉重、疲劳,头昏昏沉沉、皮肤湿湿粘粘,食欲也变的很不好,这些症状都与暑湿困阻有关,为了改善这些症状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1、健脾利湿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食粥养之,我们食用的粥底一般是小米、大米和糯米,都觉有良好的健脾养胃的功效,根据所需不同,可以加入各种豆类、蔬菜、肉类、荷叶、生姜、陈皮等等煮成不同口感和功效的粥类以达到健脾养胃祛湿的目的。2、淡渗利湿法代表食物冬瓜汤,冬瓜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具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煮冬瓜汤时适当的加入海米、瘦肉等蛋白质食物,可以快速的清除体内水湿。3、芳香化湿大暑时节食欲不振,食用芳香化湿的食物可以芳香化浊,化湿醒脾达到开胃的目的,比如可是适当的饮用茉莉花茶、薄荷茶、柠檬茶等等芳香的花果茶;也可以食用一些紫苏、茼蒿一类有芳香气味的蔬菜;还可以做菜时加入豆蔻、白芷、砂仁等等芳香类的调味品。4、苦寒燥湿也是我们常用的祛湿的方法,暑令食用一些苦寒的食物可以清热解暑,同时就有很好的燥湿效果,比如说我们常吃的苦瓜、蒲公英、马齿苋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大暑,阴气渐增,太苦寒的食物就不要再多吃,以避免苦寒伤胃。
三、运动不贪多
大暑时节人体容易困倦、疲乏,适度的运动可以调动身体的阳气,可以醒脾并缓解机体劳累的症状,但是过度的运动,可以造成机体代谢率的进一步加重,出汗增多,可以造成人体心、脾之气的耗伤,甚至会造成水电解质的紊乱,以及中暑的情况。尤其是存在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的患者,过度的运动会引起疾病的加重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所有夏天的运动一定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项目。
四、静心不动怒
小编推荐:
中国养生网()
“封藏之季”如何度过?立冬后要
“秋老虎”猛,专家教你平安度过
大暑低温高热如何养生?专家:不
北京世纪坛医院白文佩:如何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