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刘玫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引发关注,最近一期讲诉了《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大半篇幅展示广东人在煲汤时讲究的药膳。
然而,复旦大学一教授在微博表示:广东人因为喜欢所谓去湿气而煲汤,在汤中乱放中药材,其结果是成为世界上肾病发病率最高的三大地区之一。
广东是肾病高发区
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全国登记资料统计,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约1.2亿,发病率约为10%。而在广东,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对广东地区7200多名研究对象进行流调后显示,广东慢性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12.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数居全国前三位。
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肾脏病发病率,是否和煲汤有关系?
“煲汤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因素。”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举择表示,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是爱吃海鲜,喜喝啤酒、老火靓汤等,另外,部分地区还吃得比较咸。
《2009年广州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提到,“广州人喜爱过夜生活、吃宵夜、爱喝老火汤等生活方式,与受调查者体检结果异常有密切联系。海鲜、老火汤里含的高嘌呤,造成了六成人尿酸过高。”
另外广东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如广东韶关和湖南交界,但紧邻的两地盐的摄入量相差1倍;广东肾结石发病率就很高,在广东终末期慢性肾脏病中有高达20%~30%的病人患有肾结石。
煲汤过久确实伤肾
煲汤过久以及喝汤太多确实和肾病有一定关联。林举择解释到,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但炖煮时间过长,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
江西农业大学林华英等人曾在2013年的《肉类研究》?上刊发了一篇《不同熬制方法对鸡汤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煮制时间最长的感官品质最佳、氨基酸态氮含量、总氮含量和次黄嘌呤核苷酸含量最高,得出煮制鸡汤的最佳方法是砂锅煲汤60分钟最佳。
嘌呤高易引发高尿酸血症等,尿酸高除了会引发痛风外,还可能伤肾。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会沉积在肾脏,阻塞肾小管,引起尿酸性肾结石。可怕的是,相当多的患者没有症状,直到出现肾衰竭时才发现。
此外,老火靓汤多以鸡、鸭、猪骨、猪肺等为主料,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也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喝太多老火靓汤对肾脏的损伤更大。
正确煲汤有讲究
煲汤是很讲究的,时间、火候、食材、适应性等等,不正确的方法确实会导致肾病的高发,但恰当的适度的广东汤对身体是有助益的。为此,林举择建议煲汤要注意以下几点:
煲二炖三滚两滚——很多人觉得煲汤时间越长越营养,然而时间太长了,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高温环境下反而遭到破坏,而且还容易使嘌呤含量增高。煲汤的最佳熬制时间是煲两小时,炖三小时,滚两次。
煲汤用药材咨询中医师——很多人煲汤喜欢放一些中药材养生,但不是所有的药材都可以用来煲汤;即使有些药材可以用来煲汤,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体质;即使药物适合个人体质,也不能盲目加入,因为中药讲究配伍,且不是越多越好。所以,如果需要调理,最好咨询下中医师。毕竟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的食物也要注意用量。
喝汤的同时别忘了吃料——只喝汤不吃汤料是不对的,很多人煲汤的材料营养成分都已溶入汤内,汤最有营养。其实这是错误的。煲了两个小时的汤,汤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也就是说,95%的氨基酸或蛋白质成分,仍留在肉里面。
煲汤食材别太复杂——不要以为熬汤的原料品种越多越好,事实上,单一的主材料搭配相应的副食材,炖出来的汤才会纯正。熬汤要用异味较小,鲜味足、血少的新鲜动物性原料,旺火烧开,小火烹煮,这样汤才鲜美。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再加入,煲煮数分钟后即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小编推荐:
广东:进校门先消毒测温&nbs
全球50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发
及时筛查 发现新生儿“隐匿”缺
中国抗疫担当获得世界认可
中国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