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医疗机构如果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固定证据、告知法律程序、带离相关人员等,避免在医疗机构内出现混乱,影响正常诊疗秩序。
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相互之间较易融合,可以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医疗资源差距,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甚至于同质化,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及时识别传染病尤其新发的传染病,避免漏诊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四、加强应急诊疗设施设备、耗材的储备和管理
在硬件建设方面,这两个方法或可同时实行:
1、公立医疗机构储备。
对现有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改造,确保一旦出现卫生应急状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转换成相应的救治病区;以后新建的医疗机构在规划设计时,把能在短时间内转换成相应的救治病区作为规划必备项。
2、县级以上城市新建一所应急救治中心,每年拨付专项经费进行维护保养。
一次性耗材的储备主要是生产厂家的产能储备,其次是医疗机构根据耗材的有效期进行储备,并在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应急诊疗设施设备、耗材的储备要综合考虑应急事件的性质: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大范围创伤、辐射泄露事故等。
五、卫生应急演习
1、每年对医护技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储备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避免过度的高精专人才;对公务员进行相关规范和常识的培训;
2、对相关应急组织里面的成员身份占比进行固定,比如说应急指挥部成员必须有多少名业务专家,这样紧急决策时不会出错。
3、开展卫生应急演习,规模、方案、时间不定。通过不断地演习才能使我们再遇到卫生应急事件时不再慌乱无措,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卫生应急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关系着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本人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留言板里发表你的看法。
原标题:疫情后,公共卫生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