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支持
如果说好的产品是企业致胜的法宝,渠道则是产品进军市场的润滑剂。跨国药企若要在中国市场建立一流的渠道,自然离不开总部的支持。显然那些在中国表现良好的企业,与总部支持密不可分。
再以阿斯利康为例。为何其肿瘤事业部能够从众多“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殷敏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阿斯利康总部在2019年年初将肿瘤业务作为单独的部门划分,而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板块合并为生物制药部。显然也是向她负责的中国肿瘤业务传递了积极信号,加大了对中国肿瘤事业部的支持力度。
默沙东也在财报中提到,中国目前已成为默沙东全球增长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默沙东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在杭州设有工厂,实现了研发、制造和商业运营“三擎合一”。
诺华制药于2017年4月任命了从中国本土市场历练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张颖作为中国区CEO。在张颖任期的这2年中,诺华两大重磅炸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先后成功进入中国,拉动中国区业绩飞速提升。
诺和诺德甚至在财报中提到,为帮助中国患者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总部力促中国团队加大与政府和第三方医疗机构紧密合作,提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通过接入“微医”医疗咨询平台,连接了高达1.72亿患者和30万医生。诺和诺德总部还分别为GLP-1、胰岛素以及其他生物制药成立了独立的团队,以赋予每个领域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最后借用诺和诺德在财报所言,「商业创新与产品创新一样重要」。越来越多跨国药企正加大支持中国的商业创新力度,不断评估甚至会重新考虑执行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中国本土国情需要。
中国市场潜力
再好的产品,再强大的总部支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显然也是无一用途。为何上述药企在新兴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不是巴西,不是印度?这显然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片肥沃的土壤。
众所周知,中国在2015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约达13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1.37%。预计至2023年,规模将达到1400亿至1700亿美元。中国早已成为跨国药企不容忽视且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市场。
首先,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医药产业,中国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释放,这是生物医药行业在中国成为风口的最根本原因。像PD-1产品的快速放量、九价宫颈癌疫苗的供不应求,正是迎合了中国市场庞大的未满足需求。
其次,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医疗保健创新为跨国药企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随着,中国庞大的人口老龄化推动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中国政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将医疗保健作为政府议程的重要工作。
最后,跨国药企认识到了中国市场机遇背后的挑战。部分跨国药企在财报中提到中国政府加快审评审批速度,鼓励使用仿制药来提高成本效益,也意味着药企将迎来“更短的机会窗口”和“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小编推荐:
零售卖超10亿的消化性溃疡药 这
「医药速读社」恩格列净获FDA突
四川药企将拿下重磅首仿 $14亿品
振东制药“秃然”反悔 杀疯了的
中国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