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专用药这么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边振甲分析:
一是政策不配套,监管和使用的相关制度缺乏衔接。对儿童用药的上市审批在食药监部门,政策管理在卫生部门,临床使用在医疗机构,储备管理在工信部门,多方各负责一段,相关制度、标准不配套、不统一、有脱节。
二是临床试验过程风险大,影响新药临床开发。“都是宝贝,谁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做药品临床实验呢?这也是国际上困扰儿童药生产行业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临床实验的前提是与志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为其投保意外保险和必要的经济补偿,研发最大的支出就在于此。”有药企表示,想要完成临床实验数据收集,需要其他相关工作配套跟进。
三是儿童用药市场化程度不高,药企利润低,生产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内儿童数量、每年生病用药量大致稳定,儿童药市场规模“扩容”的空间不大;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器官不成熟,发病特点、进程、对药物的吸收机制、依从性不一样,还需要特殊的配方、制剂和口味,使得药品研发生产工序多、成本偏高,导致企业不愿意从事儿童专用药的研发和产销。
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儿童专用药,我国早已明确规定,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可以直接挂网采购。但目前有些地方仍要求儿童用药“以最低价挂网,不得高于历史采购价”,企业当然不愿做亏本生意,结果造成没药可用,这也是儿童药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自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药品生产企业有8812家,其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仅占0.1%。在药品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中,国产药品注册信息达到165151条,其中儿童药品仅有2698条,仅占1.63%。临床试验登记的儿童药品仅占2.35%,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20%的占比来说,显得过少。
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国产儿童药品说明书普遍缺少药代动力学数据,即使有,也多为国外儿童数据。在一些国产药品说明书中,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基本照搬进口原研药品说明书。“可是儿童与成人、不同种族儿童之间药代数据有差异,需要中国儿童临床试验数据,才能让药效更精准。我们临床数据远远不够。”专家说。
鼓励专项研发,建立儿童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
目前已公布71个鼓励研发申报品种,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探索试点使用进口儿童药;建立临床数据库,促进临床与研发生产的需求对接
为解决儿童用药保障难题,鼓励、扶持企业研发生产,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等6部门发布了《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一方面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及时补充完善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另一方面加快对国外已上市使用但国内缺乏的儿童药品申报审评进度。
去年以来,卫计委、工信部、食药监总局公布了两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共71个品种,并明确对于“清单”内药品通过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对在港澳台地区已使用多年、临床疗效好且使用安全、但未在内地上市的儿童急需药品,探索试点进口使用,在注册审评进口儿童药品时允许直接引用港澳台地区儿童临床用药数据作为申报依据,加快审评审批。此外,通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等,整合优势单位协同创新研发,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在保障生产供应方面,对相应的儿童用药生产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推动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等。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领衔了一个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即儿童用药品种及关键技术研发。针对儿童用药特点和临床需求,将产、学、研、医强强联合,研发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等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的创新制剂及多剂型。由临床医院牵头研制儿童用药,可谓用心良苦,将有利于促进临床与研发生产的需求对接,生产出更适宜儿童的药品剂型、规格。
小编推荐:
六类情况血糖测不准
中国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