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健康养生网 > 养生常识 > 养生资讯 > 15起跨国药企业务拆分案例背后有何深意?(7)

15起跨国药企业务拆分案例背后有何深意?(7)

发表日期:2021-01-25 15:21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与剥离转让不一样的是,拆分操作如细胞分裂一般会变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公司。从这12起已完成拆分的案例所属业务领域来看,有4家公司在老东家就属于独立板块,在业务上并无协同效应,被拆分出来是很好理解的。而被拆分出来的其他8家,无论是已有上市产品的Pharma或者是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的Biotech,为何还要遭到舍弃呢?

未来制药行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激烈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更加聚焦,围绕着特定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品组合,仅靠个别重磅产品的经营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只有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产品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将部分业务板块和研发管线剥离是一个必然选择,正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是,被剥离出去,并不代表就不再具有投资价值。相反,将与公司战略不够契合的业务拆分成独立公司可以焕发这部分业务的活力,从而获得更大收益。在上述12家案例中,被拆分出来后,3家公司以各自特色业务旋即被收购,剩余9家保持独立运营的公司中有8家在被拆分出来之刻或者在不久之后就成功上市。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优质资产获得行业和资本的青睐。

回过头来再看看默沙东、GSK和赛诺菲的拆分计划,其背后的意义就很好理解了。三家公司都面临产品线开发的巨大压力,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加速创新药上市。

默沙东除了K药强势崛起之外,研发管线输出并无多少亮点。现在将成熟成品打包拆分,就可以专攻创新药研发,这种操作方式与艾伯维如出一辙。其实,同辉瑞普强也十分相似,只是后者费些周折,先是把成熟产品放入子公司普强,同时将其全球总部搬到中国,然后再与迈兰(Mylan)组建合资公司,相当于转让出去了。

GSK这几年一直颇为动荡,无论是发生在中国的腐败案,还是与诺华的换子交易后又重新进入癌症领域,错过了持续增长的中国市场和癌症市场。拿下辉瑞的消费者健康业务是一件了不起的操作,但是无法与药品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无论是商业逻辑还是质量标准,都存在差异。

赛诺菲的两大拳头产品波立维和来得时在专利到期后,业绩急速下降对公司打击巨大。不久之前,赛诺菲还宣布放弃心血管和糖尿病研发管线。曾经的细分领域巨头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禁令人唏嘘。同样GSK一样,赛诺菲也将放弃消费者保健产品业务,回想花费重金与勃林格殷格翰的换子交易也不过才几年光景而已。至于原料药业务,从来都不是这些跨国药企的核心业务,甚至边缘业务也谈不上。赛诺菲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361亿欧元,原料药业务预计2022年达到10亿欧元,对公司的贡献微乎其微。其实,这块业务在行业内也都鲜有人知晓,究其原因就在于跨国药企出售的是特色原料药,一是贵,二是小众,客户群很小。

古语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聚焦创新的全球制药行业大趋势之下,拆分业务后轻松上阵快马加鞭,也不失为是一个明智之举。不仅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更高估值,还能集中力量在细分领域做到更快更强,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小编推荐:
零售卖超10亿的消化性溃疡药 这
「医药速读社」恩格列净获FDA突
四川药企将拿下重磅首仿 $14亿品
振东制药“秃然”反悔 杀疯了的

 

中国养生网()

养生热点:
  • 推荐产品
  •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