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健康养生网 > 养生常识 > 养生资讯 > 15起跨国药企业务拆分案例背后有何深意?

15起跨国药企业务拆分案例背后有何深意?

发表日期:2021-01-25 15:21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文 | 华义文

2020开年以来,短短一个月已经有3家制药巨头宣布了业务拆分计划:

2月5日,默沙东宣布拆分计划,肿瘤、院内产品,疫苗和动保业务继续保留,而将女性健康产品、成熟产品和生物类似物产品成立一个新公司并独立上市,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2月5日,GSK也宣布了拆分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公司分为两个实体:一个将专注于药品和药物开发,另一个则专注于消费者健康业务;

2月24日,赛诺菲宣布将其在欧洲的六个原料药生产基地合并在一起,创建一家独立的原料药公司。2019年11月,赛诺菲还透露了剥离消费者健康业务的计划。

这让人不禁疑惑:并购新闻经常看到,拆分是什么操作?

其实,并购与剥离都是常见的商业操作。并购,可以是产品和研发管线,也可以是公司或者是业务板块。有买就有卖,与并购相对应的就是剥离。如果找不到买家,或者不愿意转让,那就是干脆拆分,由其独立运营,甚至上市也未尝不可。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拆分莫过于默克(Merck)分家,不过这是有深厚的历史原因。Merck起源于1668年的德国,默克家族从经营一家小药店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扩展药品生产,并跨越大西洋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7年,美国境内所有德国企业都被充公了,默克美国也被迫切断了与德国总部的关系,开始独立经营,由此开启了各自蓬勃发展的历程。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双方,那就是“Merck”这块金字招牌的使用问题。经过明争暗斗,两家公司终于达成一致。北美地区的Merck属于美国公司,而其他地区的Merck属于德国公司。关于这样一段历史,相信无论是德国Merck还是美国Merck的员工都愿意津津乐道地向客人介绍。

当然,这样的拆分是由于当时的世界大战造成的不得已事件,并不是商业行为。回顾过去几年全球制药行业,这样的操作其实是跨国企业的惯常,并不奇怪。

爱尔康(Alcon),2019年从诺华拆分

爱尔康是全球眼科医疗保健领域的龙头老大,业务分为眼科手术产品、眼部护理以及眼科药品,具体来说包括眼科手术设备装置、隐形眼镜相关护理产品和其他治疗疾病、调节不适的眼部护理消费品。

2019年4月9日,爱尔康分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爱尔康正式脱离诺华,开始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爱尔康总部在瑞士日内瓦,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原全球总部则承担主要运营管理和创新中心的工作。早在2018年6月,诺华宣布拟分拆旗下所有爱尔康眼部护理设备业务的计划,并于2019年2月获得诺华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其实,爱尔康在诺华旗下待了也就9年而已。2008年,诺华以110亿美元从雀巢手中收购了爱尔康25%的股权;2010年,诺华以约280亿美元获得雀巢对爱尔康所持有的其余52%股份的优先购买权,实现控股;2012年,诺华又以129亿美元买断爱尔康剩余的股份,完成对该公司股权100%收购。

小编推荐:
零售卖超10亿的消化性溃疡药 这
「医药速读社」恩格列净获FDA突
四川药企将拿下重磅首仿 $14亿品
振东制药“秃然”反悔 杀疯了的

 

中国养生网()

养生热点:
  • 推荐产品
  •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